销售经理:13739716366
电话:4001585811
传真:0311-89271615
邮箱:1468828465@qq.com
QQ号:1468828465
网址:www.diguanguan.com
厂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大孙村
取得的成效。(1)其技术的应用面积达到700多万亩,除棉花外,甜菜、玉米、加工番茄等大田作物,以及果树、蔬菜、瓜类、经济林等均有应用,节水增产效果明显。(2)这种对植物来讲就像是一个吊液瓶,只需轻轻按下控制泵房的电闸,水、化肥按比例搭配而成的“营养液”就会通过铺设在地上和地下的输水干管、支管和毛管流到地膜下的滴头,给每一株庄稼“打点滴”,这样使作物可以充分吸收营养液,满足了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。
1.增产效果明显,pe软管工程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水供肥,调节棵间的温度和湿度;同时地膜覆盖昼夜温差变化时,膜内结露,能改变作物生长的微气候环境,从而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,因而增产效果明显。据调查,滴灌可使一般的低产棉花产量提高百分之30,蔬菜增收百分之40,西瓜、甜瓜增收百分之25。2.投工费用很低,pe软管工程由于植物行间无灌溉水分,因而杂草比大面积灌溉的土壤少,可减少除草投工。滴水灌溉,土壤不板结,可减少锄地次数。滴灌系统又不需平整土地和开沟打畦,可实行自动控制,大大降低田间灌水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。据调查,滴灌比大水漫灌每1亩省工10个左右。
(1)这种水肥协同原则。综合考虑农田水分和养分管理,使两者相互配合、相互协调、相互促进。(2)按需灌溉原则。水分管理应根据作物需水规律,考虑施肥与水分的关系,运用工程设施、农艺、农机、生物、管理等措施,合理调控自然降水、灌溉水和土壤水等水资源,满足作物水分需求。(3)按需供肥原则。养分管理应根据作物需肥规律,考虑农田用水方式对施肥的影响,科学制订施肥方案,满足作物养分需求。(4)少量多次原则。按照肥随水走、少量多次、分阶段拟合的原则制定灌溉施肥制度;根据灌溉制度,将肥料按灌水时间和次数进行分配,充分利用灌溉系统进行施肥,适当增加追肥数量和追肥次数,实现少量多次,提高养分利用率。(5)水肥平衡原则。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、土壤保水能力、土壤供肥保肥特性以及肥料效应,在合理灌溉的基础上,合理确定氮、磷、钾和中、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。
我一直认为,搞好各项技术推广的关键在于人们对大水灌溉问题的思想认识,许多果农没有意识到洪水灌溉的危害性。果树专家张立新说,许多果农对灌溉问题的理解有偏差。他们没有意识到灌溉是为了"浇灌树木"而不是"浇水的土地。"在一些地方,即使是在名字上,这也是真的-"去吧,给土地浇水。许多果农受到小麦、玉米等农田作物管理的影响,因为田间作物一般都是大水灌溉,理所当然地认为果树也可以淹水灌溉,但我不知道,果树的根系、生长规律、需水量特征与田间作物有很大不同,采用大水灌溉,对果树有许多不利之处。